PP电子 PP电子平台他重现香云纱百年辉煌!他是国内石材设备行业“一流玩家”丨工匠风采⑦
来源:小编 | 发布时间: 2022-11-07 | 次浏览
他们,厚植沃土,崇工爱匠,挺起了佛山的产业脊梁!据南海区委办公室、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发布的通知,南海重新修订了南海区“大城工匠”扶持鼓励政策。
二是对命名的“大城工匠”,依据《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南府〔2018〕3号),认定为南海区五类人才;
三是对命名的“大城工匠”,依据《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引进奖励和培养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南府〔2018〕5号),享受生活津贴等人才引进奖励和培养资助;
四是对命名的“大城工匠”鼓励单位设立大城工匠工作室,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通过后,给予10万元的创办补贴;
五是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的创办补贴;
六是对命名的“大城工匠”中的外来务工人员(非本市户籍人员)子女,享受以政策性借读条件申请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
佛山高新推出“工匠风采”栏目,聚焦这些“牛人”,倾听他们的故事,以最大的敬意致敬匠心。
基石因专业而铸造,梦想因坚持而永恒,未来因创新而成就,技艺因分享而传承。
设计是给谁的?这个问题曾无数次出现在陈泉宏的脑海中。作为一名拥有32年制鞋经历的设计师,他近两年的工作目标有了重大转变。从为家人做设计、为兴趣做设计,转而思考为整个行业做设计。他将科技型技术专利引入制鞋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希望从南海掀起行业的变革。
制鞋工艺在陈泉宏的家族中已经传承60年。“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就是制鞋,哒哒哒的缝纫机声音是我的催眠曲。”大学选专业时,陈泉宏想修室内设计,父亲却执意要他选择鞋类设计专业,传承家族事业。
上世纪90年代初,像很多台湾企业家一样,陈泉宏随父亲漂洋过海来到大陆。他们先去上海创业,最后在南海扎下了根。在南海工作的20余年里,他们主要以贴牌形式做外贸。这种销售模式本来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但是一件事改变了他。
“我老婆经常要外出上课,穿着高跟鞋站一天,有一次我看到她的脚又红又肿,小腿泛酸,非常心疼。我自己就是设计鞋子的,为什么不为她做一双鞋呢?”
他发现,穿高跟鞋觉得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走路时一条腿要支撑整个身体的力量,二是脚着地时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也会作用到身体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汽车避震器给了他很好的启发。他尝试在高跟鞋中增加一个开合式的避震装置,每次脚步起落,都会有缓冲力量,像是踩在地毯上。
这款鞋子设计前后耗时一年,他为它取名“爱之履”,寓意鞋子是为爱而生。身边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都非常感兴趣:“走路不累的高跟鞋很多女性都有需求,为什么不推向市场呢?”
然而,这款鞋子增加了科技元素,产品构造也更加复杂。还要像以前一样代工生产吗?从一双鞋子出发,陈泉宏开始思考整个行业的发展。
制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南海鞋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相关企业超过2000家,形成了涵盖上中下游产业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几十年来,为大品牌代工一直是南海鞋企销售的主要途径,旧工艺、旧思维和旧管理手段,阻碍了南海鞋业的升级。
“制鞋绝不是一个夕阳行业,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国家依旧是高端制鞋业的基地,重点在于如何转型升级。”陈泉宏说,像“爱之履”这样的应用了科技手段的鞋子应该进一步推广,带动南海制鞋行业的进步。
2017年,陈泉宏为自己设计的鞋子申请了多项专利,同时继续开发新的产品,希望做出一批针对市场痛点具有高附加值的鞋子。近期,他正在做一款男鞋的推广。这款鞋子针对性解决男士正装鞋穿着不舒适、使用场景不够广泛的问题。他运用特殊的面料和特殊的鞋底设计,制作出外观是正装鞋、穿着感受是运动鞋的“万能鞋”。鞋子设计别具匠心,贴合各种运动的特殊性,例如鞋底的一个圆形装置,可以适应打高尔夫球的转动力度。
两年来,陈泉宏已经申请9项专利,产品曾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二等奖。他计划以工艺精进来提高效能、以研发专利来增强竞争力、以运用先进设备来减少劳动力,并通过协会的平台将相关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企业,推动南海鞋业向科技型技术专利创新的道路前行。
开博物馆、设基地、重现织造机器,纺织世家传人的身份让张绍景对香云纱有着担当与责任。为更好地展现香云纱之美,张绍景50岁拜师学习服装设计。他说,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现在,张绍景又以现代产业模式再现香云纱的昔日辉煌,让百年技艺无惧岁月神偷。
张绍景家族位于传统纺织名镇西樵,祖上三代均从事纺织业,香云纱织造伴随了张绍景的年少岁月。彼时香云纱制造机生产力有限,连续运转24小时最多织出3米长,并实行统一收购供应,极少流入坊间。即使家中经营织造坊,香云纱对于张绍景来说也是珍贵异常。但是,随着各式面料和各色染料兴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色彩单一的香云纱逐渐式微。
秉承家族传统,1985年张绍景和其三兄弟成立纺织厂——南海永鸿纺织有限公司。2010年,兄弟四人萌生了恢复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的想法,决心背起传承香云纱技艺的重担,留住这项饱含岭南传统文化的面料纺织技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恢复技艺首要恢复香云纱纺织机。在家中仅存的木织机残件基础上,兄弟几人四处搜罗纺织机旧零件,最终在一位过世老人的旧居中寻得香云纱织造最为关键的零部件——绞综装置,并在母亲的启发和指导下,历经两年时间近百次试验,在2013年成功组装手拉提花绞综木织机。
2014年,香云纱(坯纱)织造被列入南海区非遗名录。2018年,张氏兄弟的香云纱纺织机绞综装置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通过。截至目前,该纺织机仍为国内唯一一台可纺织香云纱的机器。
在张绍景恢复香云纱技艺的计划中,恢复织造能力是第一步。2013年起,张绍景开始主持研发改装机台设备提高产量。他希望通过解决棘手的香云纱低产问题,用香云纱的实力让其声名再度远扬。这一年,他以6万元购入10台二手的现代咸阳机,之后花费3年时间攻克技术难题,成功改装成8台半自动器械生产香云纱,每台24小时产出8~12米香云纱。
其实,“第一个吃螃蟹”的张绍景事先对此并没有绝对把握,也已做好6万元打水漂的准备,“没有热爱或者单靠热爱都不能成事,还是需要一些情怀在”。
与此同时,张绍景还举一反三,推出枕头、手套、围巾等十多款的香云纱面料产品,力争打破香云纱面料色调暗沉对其推动限制,扩大了香云纱面料产品类型。
2014年设计服装中国(广州)工艺博览会前夕,张绍景突然接到主办方通知将安排半小时香云纱专场服装秀。张绍景凭借早年裁缝经验,赶制出8件香云纱服装,情急之下,唯有指导几名家族女性上场走秀,最终摘得铜奖。
为更好地展现香云纱服饰,2015年,时年50岁的张绍景向广州美术学院服装设计教授拜师学艺。“学习,永远都不会迟。”张绍景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张绍景所设计的香云纱服饰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并先后获得2017年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原创设计”最佳工艺实用金奖、2018年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创新丝绸产品评比”铜奖等多个奖励。
作为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传承人,张绍景通过创办南海区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传习所、与兄弟兴建西樵香云纱丝绸博物馆、建设西樵香云纱传承基地等进一步推广香云纱。他说,香云纱文化之路他们四兄弟会坚持走下去,也要让自己的子孙延续下去。
工匠应该是一个符号,企业也该具备这种精神,把企业打造为工匠,才能做行业的引导者,让世界对中国制造有全新认知。
邱建平的头上光环很多——国内研究人工关节的第一代人、中国石材十大先锋人物之一、多项国标的起草人,他发明的比较面积测定仪现在是行业标准,他带领不同企业走上各自领域的巅峰,一次又一次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如今,他的身份是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带领着慧谷在国内石材设备行业竞技场不断升级,实现从青铜到王者的蜕变,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爱迪生。”邱建平回忆,小时候,家里的手电筒、收音机等任何机械化的东西都惨遭他的“毒手”,但他又总能“神奇”地组装好。
1981年考上齐齐哈尔大学硅酸盐工程,让邱建平得以科学、系统地进行更高层次的研发。“第一个项目是人工关节,这项技术在当时国内属于空白。”邱建平说,学校的科研经历让他意识到,研发做得好就能让全社会受益。
这份认知贯穿在他的从业创业生涯里。大学毕业后,邱建平进入一家国有水泥厂工作,他研发的建筑施工用的比较面积测定仪现已成为行业标准。
1995年,邱建平下海,第一站是在深圳,他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帮助几名股东建成玻璃深加工厂,很快就将公司带入正轨;随后,他帮同学将原本从事石材贸易的公司转型为实体企业——康利石材,并一跃成为国内石材行业龙头企业;2003年,不安分的邱建平与柯达洁能合伙成立石材机械有限公司,不断攻坚克难填补大量技术空白,实现石材机械的国产化;2010年,他再次出发,创立慧谷,立志带领人造石机械行业实现智能化。
很多人都不明白邱建平为何每次都选择激流勇退,放弃垂手可得的金钱和荣誉而去探索未知世界,他的答案是“一切源于对发明的兴趣,因为热爱,所以值得”。
无论是帮别人打江山,还是自己创业,邱建平的人生字典里几乎没有“失败”。他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处事哲学:用智慧的方法,朝着清晰的目标,有计划地往前推进。
在带领慧谷爬坡越坎的过程中,邱建平用专业将智慧诠释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技术出身的管理者,他对慧谷研发、生产的每一台机械的图纸和性能了如指掌。而比起生产机械,他更在意通过机械为客户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智慧化之一是精准定制,他利用各个渠道搜集石材生产全链条的信息,从上游原材料的品质、供应情况,到生产环节的机械品质、生产环境,再到下游的市场需求、价格,他都烂熟于心,并根据产品的应用场景量身定制机械。
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融入机械设计里,让客户在生产线上就能实现粉尘治理、废气治理,在提升产品质量,保障产业工人的安全、健康的同时,又能符合环保要求。慧谷的专业让很多人造石生产企业愿意主动溢价购买,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印度、土耳其等海外企业。
正是凭借着在领域的潜心钻研和不拘一格,邱建平个人屡次获得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技术开发类一等奖,还成为人造石荒料成型机、人造石生产机械等产品的国标主要起草人,而这也激励着他继续前行。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兼生产技术中心总经理谢志军
职务: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兼生产技术中心总经理
“匠”之一字,就是关注细节,精益求精;就是干一行专一行,敢于突破,勇于创新。
投身建陶行业20多年的谢志军,对产品研发水平和质量要求追求极致。自1999年进入蒙娜丽莎以来,谢志军承担完成30多项研发项目,带领团队完成了11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技术分别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他以“技术+环保”理念,开发出低碳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引领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大势所趋,作为技术带头人,谢志军助推蒙娜丽莎早早驶入“技术+环保”相结合的转型升级快车道。由他在2011年主持完成的“高耐候性艺术薄瓷板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就是典型例子。
“高耐候性艺术薄瓷板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900mm×1800mm×3.5mm的建筑陶瓷薄板为基材,自主设计研发了喷墨打印艺术瓷板制造技术,采用二次烧成和底釉生烧的工艺,解决了喷墨打印吸墨防扩散以及产品拼图对位等关键技术,在制造工艺、釉料配方设计、保证色料发色及图案效果等方面创新明显,实现了高耐候性艺术薄瓷板的产业化。由于其装饰效果和耐候性好,拓宽了产品使用范围,可用于各种场所形象展示。
高耐候性艺术薄瓷板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陶瓷技术与艺术、环保的完美结合,对产品结构的优化,更是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了传统陶瓷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
此后,谢志军又带队创新开发出高掺量陶瓷废料、工业固体废渣辊道窑快速烧成技术制备轻质陶瓷保温板、利用低品位陶瓷坯料粉体表面包裹改进技术开发出高品质陶瓷产品等项目,有效地减少矿物原料、燃料资源的消耗量,对建材行业的绿色制造、循环利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起到了引领作用。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提升,建筑陶瓷应用范围也从墙上、地上延伸到整个家居系统。其中,岩板作为一种新的家居用材,开始广泛用于餐桌、料理台的台面制作。
为制造出外观与性能都堪称完美的灰黑色岩板,谢志军对生产全流程进行了工艺梳理和改进。为选到最适合的原材料,光是黑料就试验了十来种。
“工匠精神是一种超前的服务意识”。在谢志军看来,在研发生产阶段就要充分预测顾客终端的需求并为之提前解决技术关。当岩板应用于厨房,不少用户需在板材上加工装设洗手槽、用电开关,为确保切割时不出现裂缝,谢志军除了不断优化原料配方外,还专门购入水刀切割机,对岩板产品进行切割需求模拟测试,力求让岩板的外观和性能效果做到最好。
谢志军坚持以细节用心打磨精品。蒙娜丽莎的罗马岗石产品一直以高度仿制天然花岗岩石材著称为消费者所喜爱。为实现高度还原天然石材状态,在拷贝天然石材图纹基础上,谢志军还通过添加干粒增加质感,同时喷上打点釉,加上小闪光片等多种工艺叠加来体现细节效果。即使过程更加繁琐复杂,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他也乐此不疲。
“做一个东西要做到极致,就不能抱有‘差不多就行’的想法。”谢志军认为,工匠精神一定要有突破和创新,不断实现工艺优化和改进,过程虽有辛苦但同样享受到很多快乐,能为企业树立正面影响力,自己也得到了升华。PP电子 PP电子平台PP电子 PP电子平台